一、专业简介
助产专业始建于2003年,2008年开始专科助产专业招生。助产专业是教育部“1+X”证书制度试点专业,2021年被评为“教育部1+X证书试点工作母婴护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优秀试点院校”。2022年被评为“1+X证书制度母婴护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优秀示范学校”。2023年山东省内招收夏季高考125人,春季高考50人。
二、培养目标
培养政治思想坚定、德技并修、全面发展,适应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工作需要,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、文化素质,掌握护理和助产专业理论、知识和技术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。
三、招生形式
助产专业2023年招生形式有:春季高考招生;统招专科(夏季高考)招生。
四、职业面向
序号 |
对应职业 (编码) |
对应岗位群或 技术领域举例 |
职业资格证书和 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举例 |
专业方向 |
1
|
助产士(2-05-01-07) 内科护士(2-05-08-01) 外科护士(2-05-08-04) 妇产科护(2-05-08-08) 儿科护士(2-05-08-02) 急诊护士(2-05-08-03) 社区护士(2-05-08-05) |
产房助产 内科护理 外科护理 妇产科护理 儿科护理 急诊护理 社区护理 |
护士执业资格证书 母婴保健技术考核合格证书 母婴护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|
临床助产 涉外护理 母婴护理 中医护理 |
五、专业特色
助产专业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培养已成为该专业办学特色,遵循“因材施教、知行统一”的教育规律,按照职业教育的要求,从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发展愿望入手,从培养方案、课程体系、教学模式、实践实训体系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与创新,提升人才培养质量。先后与山东省立医院等30余所医院合作,开展校院企合作,构建了“满足学生个性发展要求,适应国内临床助产、护理多岗位需要和面向国际市场的多元化高端技术技能助产、护理人才培养新模式”。助产专业学生可参加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和教育部1+X(母婴护理、幼儿照护等)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试,通过率均在95%以上,专升本录取人数一直位居全省前列。
六、课程设置
助产专业主干课程包含人体解剖学、组织胚胎学、生理学、助产学导论、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、生物化学、病原生物与免疫、病理与病理生理、预防医学、药理学等医学基础课,护理学基础、健康评估、内科护理、母婴护理、儿科护理、助产技术、急危重症护理学。
七、师资队伍
助产专业专任教师队伍中97.5%具有双师素质,拥有技能大师工作室3个,教学名师5人,建有实践能力强、学术水平高的兼职教师资源库,以保证专业的实践教学质量。团队成员的学历、学科、学缘、年龄结构和职称结构均衡合理,主持国家级在线开放课程2门,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2门,山东省护理和助产教学资源库2个,获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8项。
八、实训条件
助产专业技能实训中心3000余平方米,设有录播示教室、模拟病房、高水平模拟产房、母婴护理实训室等,配有与企业合作开发虚拟仿真实训系统,确保本专业学生的模拟实训以及实操训练。
九、实习就业
助产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8%以上,就业对口率保持在96%以上。拥有山东省妇幼保健院、济南市妇幼保健院、山东医专第一附属医院、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等30余家实习医院,实现了学生专业能力与岗位需求的精准匹配。
十、培养质量
助产专业成立以来,对接岗位需求,学生专业技能不断提升,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用人单位的高度认可,为省内外卫生机构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助产、护理专业人才,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。自2006年共培养毕业生1000余名,毕业生分布在北京、上海、济南、临沂等大中城市。他们大多已经成为所在医院的业务骨干。近年来,助产专业学生在山东省助产技能大赛、山东省大学生医养健康创新创业大赛、“学创杯”全国大学生创业综合模拟大赛中多次获奖。
十一、学历提升
助产专业毕业生可通过专升本、自学考试、成人教育、在职攻读硕士研究生等继续教育,获得更高层次学历。
十二、证书获取
1.助产专业学生按照规定参加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并成绩合格,可申请注册护士执业资格证书,合法从事护理工作。
2.助产专业学生必须在毕业后经过一定时间的培训,参加母婴保健技术考试并成绩合格,可取得母婴保健技术考核合格证书,合法从事助产工作。
3.学生可在校考取1+X母婴护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。